債券交易

債券是政府、金融機構、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,向投資者發行,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。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,具有法律效力。債券購買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,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(Debtors),投資者(或債券持有人)即債權人(Creditors)。


面向人群:完成風險偏好問卷、通過合適性分析以及登記成為專業投資者(Professional Investor)。
(專業投資者是指于最近12個月內擁有不少于港元$800萬投資組合的人士、法團及合伙公司或擁有不少于$4000萬總資產的法團及合伙公司,若要登記成為專業投資者,需要簽署有關表格并提交資產證明。)


投資債券的理由:
穩定性高:一般而言,由于債券發行時約定了到期后可以支付本金和利息,故其收益穩定。
收益高于銀行存款:債券的利率一般高于銀行的存款利率,投資者可以獲得穩定的、高于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,也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,買賣債券,賺取價差。

債券的風險評級:

注:綠色部分屬于投資級別,紅色部分屬于投機級別

風險披露:
利率風險:大多數債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變的(浮動利率債券與保值債券例外),當市場利率上升時,債券價格下跌,使債券持有者的資本遭受損失。因此,投資者購買的債券離到期日越長,則利率變動的可能性越大,其利率風險也相對越大。


信用風險:債券的利息及本金是由發行人支付。倘發行人違約,債券持有人可能無法收回利息及本金。此時債券持有人便可能會開始賣出其持有的公司債券,債券市場價格也逐漸下跌。債券持有人須承擔發行人的信用風險。


流動性風險:債券的流動性可能有限,包括及可能無活躍交易,及/或沒有經紀在市場提供報價,因此無法在任何時間均能提供債券的市值及/或參考買入/賣出價;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或無法於市場上出售債券;所執行的賣出價可能與本公司提供的參考買入價有很大的差別,對投資者不利。


匯率風險:如果債券以外幣定價,投資者將要承受匯率波動的風險。當外幣貶值時,投資者可收回的利息或本金在折算回本地貨幣后將會減少。


非投資級別債券或未獲評級債券風險:該類債券信貸風險較高,發債機構擁有較大的違責風險。在經濟低迷時期,非投資級別債券或未獲評級之債券可能較易受價格波動影響:由于投資者變得更加防范風險及債券違約風險上升,而導致該類債券價格較投資級別債券下跌得更多。
不卡av黄色网站